養豬場實習報告
豬場生產實習報告
07動科 楊建香
前言:20xx年x月x日早上,實習在三教門口啟動,我們開始了為期三周的生產實習。實習基地涉及豬場、牛場和雞場。現對在豬場的實習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一、實習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二、實習地點:貴州大學種豬場
三、實習內容:熟悉豬場各個生產環節,參與豬場的日常豬病常規防治和飼養管理工作。
20xx年x月x日,在學院領導羅院長的帶領下,我們動物科學專業生產實習第一小組21名同學滿懷期待地向貴州大學種豬場前進。我們將在那里開始我們為期5天的實習,真正參與進豬場的各個生產環節。
雖然已不是第一次來豬場,但是真正參與里面的日常事務這還是第一次。首先,豬場場長張老師給我們介紹了豬場的整體概況。貴州大學種豬場種豬場于20xx年由學校投資200多萬元建成,20xx年搬遷到我校教學實驗場內,是我校重要的教學實習、實驗和科研基地之一。豬場占地面積20余畝,進門是換衣間、紫外線消毒室,進去后道路一邊是飼料調制間,盡頭是值班室、獸醫室,另一邊是豬舍,共有9棟,配種豬舍1棟,保育豬舍2棟,妊娠豬舍一棟,產房2棟,育肥豬舍2棟,種公豬舍1棟,面積1085㎡,可飼養豬數1000頭。豬場現存欄豬205頭,其中純種大約克種公豬4頭,種母豬42頭,空懷及后備母豬33頭,哺乳母豬8頭,待產1頭,保育及育肥豬128頭。豬場現有三個老師負責管理和兩個工人。大致了解豬場的狀況后,便是需要遵守的一些場里的規定。進場前要換上工作服和鞋子,并進行全身消毒,進豬舍前也要進行鞋底消毒,這是豬場千年不變的規定,在豬場切勿大聲喧嘩,以免影響豬的正常生活生長。接下來是我們五天實習的大致安排。實習的時間不多,為了讓大家都涉及到各個層面環節,我們分為了三個小組。
在豬場師傅和熟悉同學的帶領下,我們很快投入我們的實習工作中。我們第一小組首先被分配到產房。產房里有八頭哺乳母豬,小豬仔們都在安詳地睡覺。師傅告訴我們產房飼養管理重中之重的工作主要是豬舍的環境衛生和仔豬的保溫工作。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產房里打掃干凈,包括排糞溝和產床。還有就是喂豬,然后后認真觀察豬群的情況,母豬的進食情況并時刻注意仔豬的情況,發現異常給老師匯報,或動手幫忙處理。我對母豬和仔豬的養殖技術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生產實踐方面還很欠缺,一切都要從頭開始。首先是清除豬糞,原來以為掃糞簡單很累而又讓人心煩的體力活,開始著手后才知道不是那么簡單。糞溝里要用鏟子把糞渣鏟起來,畜床下要用鐵耙把糞刨出來,還要用鐵鉤把產床上的縫隙掏空,以免堵塞使豬糞尿排不下去,清理完后,把糞和垃圾裝進車里運到指定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打掃的同時要明白為什么要打掃。鏟豬糞其實是很重要并且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清除豬糞可以使豬舍清潔,又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特別是仔豬拉稀)。天氣炎熱,可以采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欄。既可以清洗豬舍,又可以降溫,以防中暑。但是天氣潮濕和寒冷的時候,是絕對不能沖的。整整一下午我們我們才把產房清潔做好。并給兩頭生病的小豬進行了青霉素鉀注射。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