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中統計表的基本要求及常見錯誤
統計表是表達統計資料數量關系的重要工具。它是將統計分析的事物及其指標的數量關系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來 一個繪制合理的統計表可以代替冗長的文字敘述,便于計算、分析和對比。因此統計表制作合理與否,對統計分析的質量有重要影響。一般而言,統計表有廣義與狹義兩種,醫思倍研究院在這里著重介紹狹義統計表,即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分為簡單表和組合表,簡單表只按單一變量分組;組合表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變量結合起來分組。
繪制統計表的原則:一是重點突出、簡單明了。即結構要簡單,一張表一般只包括一個中心內容,使人一目了然,不能包羅萬象。二是主謂分明,層次清楚。即統計表的內容要按照邏輯順序合理安排,閱讀統計表的順序是由左至右,所以被說明的事物一般安排在表的左側,兢計指標安排在表的右側。制表的基本要求及常見錯誤歸納如下:
一、標題。標題是統計表的名稱,應概括地說明表的內容,必要時應注明資料的時間、地點,寫在表的上端。常見的錯誤為:過于簡略,甚至不寫標題;過于繁瑣,加上無關緊要的文字,例如:“比較表”,“分析表”等,標題不確切。
二、標目。包括縱標目和橫標目兩種。縱標目是說明各縱欄數字的含義,橫標目是說明橫行數字的含義。標目文字要簡明,有單位的標目要注明單位。其常見錯誤是標目過多,層次不清。
三、線條。線條不宜過多,除上面的頂線、下面的底線以及縱標目下面與合計上面的橫線外,其余線條一般均應省去,尤其在表的左上角不宜有斜線。為了突出統計指標和有關數字,期刊論文中的統計表一般采用“三線表”。常見的錯誤是線條過多,有斜線和豎線。
四、數字。表內數字一律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同一指標的小數位數應一致,位次對齊,表內不應有空格,暫缺或未記錄用“…”表示,無數字用“-'表示,數字若是“0”,則填寫“0”。常見錯誤為數字不準,缺乏或書寫位次不齊。
五、備注。不是表的必要結構,一般不列入表內,特殊情況須說明時用“※”號標出,寫在表的下面。
統計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未遵循上述原則和要求,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影響了論文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