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聚焦:“雙減政策”之下家庭教育指導怎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有關“雙減政策”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9月23日下午,由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和省家庭教育學會聯合舉辦的“‘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座談會在杭召開,會議由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祝青主持。
會上,13位代表圍繞主題各抒己見,觀點精彩紛呈。這13位代表中,有中小學教育一線的校長、高校的學者、科研機構的專家,還有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的管理者和培訓機構的項目負責人。
高亞兵
省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浙江外國語學院教育學院教授
“雙減”政策后,有些家長產生了新的焦慮,也出現了親子沖突加劇、親子關系緊張等問題,這源于家庭教育職責不清、家庭教育觀念有誤區、家庭教養方式不當等方面的原因。建議相關部門:(1)開展“雙減”政策對家長影響的調查研究,為不同困惑類型家長提供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提供依據;(2)家庭教育指導內容應包括明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各自職責、家庭教育觀念的更新、家庭教育方式的改變等;(3)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的家庭教育指導體系。
徐曉虹
省家庭教育學會理事
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究員
“雙減”的目的是減負增效,課業負擔減輕了,但家長和孩子在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反而增加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的體驗量、人際關系的習得量、藝術情操的感受量。增效的三大法寶:(1)了解多元智能理論,發展孩子的優勢智能,而不僅僅是補短教育;(2)學習積極心理學原理與技術,培養積極樂觀的品質;(3)要注重“留白”,包括時間留白、留白空間、留白內容,目的是促進孩子自主生長。
吳曙強
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嘉善縣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副主任
嘉善社區學院副院長
“雙減”政策實施后,各級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應該做到:(1)頂層設計,完善家庭教育指導的體制機制;(2)整合資源,融合家庭教育指導的平臺建設;(3)隊伍提升,加強家庭教育指導的服務能力;(4)科研引領,增強家庭教育指導的理論水平;(5)注重考核,規范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操作;(6)創新突破,爭創家庭教育指導的示范引領。
向 婕
省家庭教育學會理事
嘉興市實驗小學副校長
在適應政策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會呈現出“躺平”型、“無助”型、“應對”型等不同狀態的家長。建議家長應合理調整家庭教育方向及觀點,在學校的指導下,更好地做好家庭教育的“加法”:加一些“溝通角度”,加一點“交流效度”、“共育維度”和“情感溫度”。
侯清華
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湖州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副主任
家庭教育指導要結合雙減政策后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同年齡段特征給家長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性的可實操性指導和支持,讓家長真正從行動上把“雙減政策”落到實處:(1)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2)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懂是愛的前提,愛孩子是本能,但讀懂孩子才能給到孩子真正的愛;(3)家長要做孩子身心健康充滿正能量的榜樣。
吳惠強
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金華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對于“雙減政策”的落實,廣大家長要有信心、明意義、有作為。建議父母可以跟孩子討論,“國家為什么會出臺這個政策,意義在哪里?這樣的調整是要讓你得到全面的發展,那我們該怎么做呢?”告訴孩子“雙減”文件明確講了課后要做的事情:(1)完成剩余的書面作業;(2)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3)可以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4)開展適宜的體育運動;(5)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
褚偉明
省家庭教育學會理事
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金華教育學院師訓干訓中心主任
“雙減”政策下,有的家長的焦慮和壓力可能增加,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育兒期待本質上是人才觀的問題。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根本原因是對“人”理解的缺失。家庭需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這是教育目標的問題,也是教育的導向所在,家長也是在此基礎上開展教育。因此,人才觀是引領家長教育理念重要的一項內容,需要加以深入地探索。
干定雄
省家庭教育學會理事
杭州市觀成武林小學校長
“雙減政策”落地后,有“減”有“增”。學校和老師增加了工作量,主要體現在學校面對課后服務需求激增,需要快速適應、拿出舉措保證服務質量,老師們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做好作業設計,從而減輕孩子回家作業量。同時,放學后和周末親子相處時間增多,家長要關注孩子“減負”后的適應狀況,家庭教育要回歸本源。家長和學校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職,家長要理解、支持學校的工作,學校要對家長如何陪伴孩子提供更為具體有效的指導。
趙紀華
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杭州市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德育部主任
“雙減政策”推行之后部分家長出現教育觀念從“培訓班依賴”走向“學校依賴”、政策解讀從“一知半解”走向“理所當然”、親子互動從“鮮有時間”到“家煩宅亂”等問題。因此家庭教育指導者要為廣大家長充分解讀政策內容,協助家長做到三轉型:一是教育觀念需要從原來的“路徑依賴”轉向“多元發展”;二是教育行動要從“知識建構”轉向“生活教育”;三是教育重點從“家長需求”轉向“學生需求”。
林甲針
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蒼南縣教師發展中心正高級教師
“雙減政策”之下我們要重點關注中學生學習品質的培養。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性意識發展、自我意識強烈、抽象邏輯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情緒情感體驗深刻等心理特點對學習產生了重要影響,會產生學習動機缺乏或不足、學習自我效能感較低、學習環境適應不良、自我監控能力欠佳、考試焦慮指數過高等問題。
屠莉婭
省家庭教育學會理事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雙減政策”后,需要重新關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的關系。家庭教育要貫徹學習的多維性原理,從認知性走向多元平衡。國際社會情感能力測評發現學生的社會與情感能力與學校、家庭、社會等環境因素有關聯。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家長和家庭教育指導者要更加關注孩子的社會情感支持和社會情感能力發展。
潘志平
省家庭教育學會理事
杭州市公益中學校長
“雙減政策”落地,對家長的考驗前所未有,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要做好兩個方面工作:一是幫助家長讀懂“雙減政策”,真正和老師結成合作同盟;二是指導家長應對“雙減”良策,真正和孩子結成成長共同體,做實孩子學業的共同學習者和孩子成長的共同體驗者。
徐 靜
杭州新東方進修學校家庭教育中心家庭教育項目負責人
作為校外培訓機構,將繼續與學校、婦聯、社區街道、企業單位合作開展家庭教育公益講座,繼續在公眾媒體上分享正確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
省婦聯家兒部副部長張康偉指出,今天參加座談會的有落實“雙減政策”的領導者、管理者、實踐者和研究者,大家貢獻了各自的真知灼見,收獲很大。“雙減政策”是國家出臺關于“育人”的組合拳,目的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真正需要轉變的是家長的成才觀和育人觀。省婦聯作為“雙減政策”工作專班成員單位之一,將進一步做好家庭教育指導,辦好家長學校,指導家長與學校達成減負共識;參與課后托管服務,充分發揮婦女兒童服務中心等陣地功能。
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祝青作了會議總結。她指出:今天的座談會比較深入討論了雙減政策執行后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實操性策略方法,同時在理論層面也作了深入分析。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將進一步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盡快搭建好家庭教育指導網上服務平臺,服務更多家長和家庭教育指導者;二是進一步加強省家庭教育指導者隊伍建設和基層家庭教育指導師資培養;三是繼續開展基層巡講,引導家長樹立正確育兒觀,努力形成減負共識;四是加強課題研究,鼓勵各領域專家積極申報“十四五”家庭教育研究課題;五是加強家校社協作,共同做好“雙減”工作典型宣傳。
“雙減政策”的落實,需要進一步加強家庭教育指導。下一步,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和省家庭教育學會將整合資源,引導省家庭教育講師和家庭教育學會會員積極開展“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導研究,指導家長正確理解“雙減政策”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形成減負共識,豐富家庭生活,密切親子關系,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我省“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增添亮色。
材料來源/省家教指導中心
圖片/省家教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