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作文大賽冠軍,高考作文考砸后,她寫
?
?《晶報》原創元故事視頻
晶報總編輯胡洪俠(江湖人稱“大俠”),在“元故事”視頻號給大家講講關于深圳和深圳年輕人的“元故事”。
?
一
2016年3月,武捷宇從深圳市副市長手中接過“作文英雄”總冠軍獎牌后,馬上奔赴下一個戰場——高考。但是,她考砸了,比平日的模考成績考低了六、七十分。
最出人意料的是,她率先考砸的是作文。武捷宇說,多年之后她才清楚,她熱愛的是創意寫作,而高考作文要比的是應試寫作。那年的作文題,是“看圖說話”一類,考前她沒學過,應試技巧不掌握;考試中又無法像“作文英雄”比賽一樣現場發揮,創意寫作用不上,所以當場就慌了,情緒因此大受影響,應考水平一路走低。
然后她躲了起來,消失在老師和同學的視野中。她無法接受這個結局,覺得沒臉見人,也怕自己崩潰。父母勸她復讀一年,她也難下決心:萬一再失敗呢?
最終,她去山東省的臨沂市報到了。她在深圳出生長大,從沒去過山東,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會成為臨沂大學的學生。
二
2016年11月,我還在主持深圳讀書月的年度十大好書評選。那年我們推薦武捷宇做了最年輕的評委和觀察員。她畢竟是晶報推出的“作文英雄”,我希望她能夠在好書評選中增加閱歷,卻完全不知道她那時的艱難處境。后來她告訴我實情,我真是大吃一驚。微信中我勸慰、鼓勵過她幾次,后來慢慢又沒有了她的消息。
2021年11月,我在一個讀書活動中再次遇見她時,她已經大學畢業,正在攻讀香港浸會大學的研究生。她送了我一冊她新出版的長篇小說《十五日》。我很感慨。她這是以一部長篇小說,宣布了“作文英雄”的歸來。
《十五日》的故事框架,就是武捷宇當年在“作文英雄”總決賽的賽場上寫就的,當時的比賽命題是《沉默》。她寫的是小說,關注的是校園欺凌事件,講述的是一個密閉空間里的神秘復仇計劃。指導老師說,如果不是親眼見證,我們不敢相信,這樣的電影大片式的作品出自一位深圳女孩三小時的現場寫作。
獲獎時武捷宇曾承諾說:“我希望有一支如椽之筆,表達我對校園問題的切切憂思。我會在高考后,將我現在已經開始創作的長篇校園問題小說完成,為我們的時代鼓與呼”。
高考失利之后,數年艱難歲月,故事中那個機關算盡的密閉空間,成了她自我救贖之地,也成了她超越自我、告慰各方的踐諾之旅,正所謂“五年磨一劍,終成《十五日》”。
三
武捷宇現在深圳光明區當一位中學語文老師。前幾天我約她講講自己的故事。她說她的大學四年本科時光,過得很煎熬,幾乎不再想文學寫作的事。但是有一部書稿她放不下,憋悶時就翻出來,修修改改,打發寂寞時光。那書稿就是長篇小說《十五日》。
?
那天她還告訴我,期中六校聯考剛剛結束,她已經知道班上一個女孩兒的應試作文考得不錯。她說平時她就特別留意自己的這個學生,經常布置一些創意寫作題目,但也會告訴她,要分清創意寫作和應試寫作,知道什么時候應該適應規則,什么時候可以改變乃至離開規則。
她一定在這位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給讀者簽題《十五日》時,她喜歡寫一句話:“也許正是有了丑與荒誕,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何謂美和真實。”
推薦觀看
▼
?
來源 | 晶報元故事視頻制作團隊
編輯 | 鄒振民???
往期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