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觀賞魚的存活率(開缸用什么魚當闖
闖缸魚大家知道什么魚嗎?這種魚用好了,可以幫助你順利開缸,以及減少后面觀賞魚的損耗。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下闖缸魚的妙用,以及如何選擇。
對于資深魚友或者是剛接觸養魚卻有通過一些資料提前了解的魚友來說,闖缸魚并不陌生,可是我依然建議你完整地看完此文,因為可能刷新咱對闖缸魚的一些認知。
何為“闖缸魚”?
首先我們說的闖缸魚,并不是狹義上的某一種觀賞魚,而是廣義上一個動作行為的一種觀賞魚,怎么說呢?就好比參加運動會比賽的都叫運動員,可是這些運動員可以來自五湖四海甚至不同國家,而它們此刻都再參加運動會的比賽,所以都叫運動員。闖缸魚也是如此,顧名思義,闖缸魚就是在魚缸新缸剛開始運行的初期,下去闖的。何為“闖缸”?我們可以理解為探索,或者開拓之意,探索開拓這個魚缸,好讓這個魚缸為以后更多的水族生物的生息繁衍做足充分的準備。
或許有朋友疑惑,魚不是有水就行了嗎?為什么還要探索和開拓呢?其實大家有所不知,魚并非有水就行了,而是要適合魚生長的水才可以,比如我們自家水龍頭直接打開的自來水,就不適合魚的生長。在一個自然界水域里面,我們人類肉眼能看到的東西非常有限,除了水中游弋的魚兒和蕩漾的水草,以及一些藻類和青苔之外,我們肉眼是看不到在水體里面的多種多樣的微生物和細菌的,而這些都是魚類或者其他水生生物生長所必須的要素。
闖缸魚的任務
我們常說的“養魚先養水”,實際上也就是在培育水體里面的各種微生物和細菌,力求盡可能地與自然水域環境的水質相仿。而闖缸魚就是這么一些先驅者,探索者的存在,它們需要比較強的體質,然后以肉身在水質環境不那么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下去生存。這句話有些拗口,通俗地說就是,讓它們先去試探下這個水什么時候更適合養魚了。
因為我們人類肉眼無法觀測到水體里面的微生物和細菌,所以除了使用儀器去測量之外,就只能讓體質比較好的闖缸魚下去,然后我們通過觀察闖缸魚的健康狀況,以此來判斷魚缸里的水質情況如何。當闖缸魚進去3-5天之后,健康狀況依然沒問題的話,我們就可以考慮慢慢把主體觀賞魚放到魚缸里頭了。
以上,就是我們為什么需要借用闖缸魚,以及闖缸魚的主要任務。而我們也提到了,闖缸魚并非某一種觀賞魚,而是一類魚,那么什么魚可以作為闖缸魚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
闖缸魚需要比較強的體質和惡劣環境的適應性,所以我們在選擇闖缸魚的時候,該魚的體質是否強大,是作為我們的首選目標的。其次,我們需要考慮到,以后放入魚缸的主體觀賞魚是否會和闖缸魚沖突,也就是兩者是否適合混養的問題,當然如果后期把闖缸魚撤走到另外的地方飼養,這個問題就可以忽略。
什么魚可作為闖缸魚?
1、草金魚
草金魚幾乎是中大型魚缸的闖缸魚首選,體質太好了,適應性也強,只要草金魚在魚缸里開口進食,并且順利存活一周,基本上主體觀賞魚入缸就沒問題了,當然前提是你的魚得是健康的。
2、食蚊魚
這個魚或許大家不喜歡,可是它們能有理由存活在我國內陸各大湖泊池塘里面,足以證明它們強大的生命力,作為小型魚缸的闖缸魚也是不錯的選擇。判斷條件依舊是看它們是否進食,以及存活時間是否能有一周。
3、米奇魚
這個小魚兒其實是一種小型熱帶觀賞魚,我為什么認為它好呢,因為我自己也喜歡拿米奇魚當中小型魚缸的闖缸魚,主要是它們性格溫和,以后放入的主體觀賞魚無論是哪一種,基本都不會有太大的混養問題,它們不攻擊其他魚,身手也敏捷不會被其他魚攻擊。養著主要圖個省事。(配圖的3個圖片,就是這3種魚)
除此之外,但凡體質比較好的,也就是俗話說耐養的魚,都可以作為闖缸魚,大家可以慢慢再去探索發現。請大家記住,闖缸魚的主要目的就是去探索和開拓的,通過觀察它們的健康狀況和生存表現,決定你什么時候加入主體觀賞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減少你的損耗,別盲目地加入主體觀賞魚,而到時候養得不好卻一直折騰你的精力。
這里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